KANO上映的前三周每次都因為客滿改看別部
終於看到了,也明白為什麼KANO不只在台灣賣座,連在日本特映也獲得高度評價
由於背景是在日據時代的台灣,所以發音有九成都是日語並無不妥
而且雖然是述說嘉農打進甲子園的故事,但是在對當時的一些時事也有不少的描述
(修建水壩)
我很喜歡倒述法的電影手法,覺得是腦筋清楚的導演跟編劇才有辦法這樣做
不然就會前後不符錯誤百出,馬志翔首部執導可以拍成這樣我覺得真的不簡單
雖然魏德聖是監製,但總覺得一部片好不好看的核心還是在導演
簡單快速介紹劇情
從來沒有贏過球的嘉農野球隊遇上了曾經對野球消失熱情的近藤教練
經過了魔鬼訓練及無數挫折還有嘲諷,靠著小球員的努力跟樂天的精神
終於順利的拿下台灣區優勝參加日本甲子園的參賽權
劇中雖然很多時事與歷史的時間上有出入
但是因為配合有許多加分的效果,就結果來說也沒有太大影響
日星大澤隆夫也在此片客串一角-八田與一,嘉南大圳的設計者
雖然戲份不多,但是有清楚的詮釋日據時代日本為了台灣建設其實也用心不少
除了在一般劇情描述之外,每個主要角色各別的故事以及內心戲也有把情感帶出來
無論是近藤教練的過去跟掙扎或是小球員們家裡的事情
最重要的比賽氣氛也營造得相當熱血,讓3小時的電影不覺得枯燥
反而像是看了很多比賽的濃縮精華
KANO不論是質或是量都很夠
在現實中KANO第一屆打進甲子園的這些台灣球員,之後在台灣棒球的歷史上幾乎都成了基層棒球的推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查查,我這邊就不贅述了
值得一提的有兩個人可以跟大家分享
最後在甲子園冠軍賽出現的投手吉田正男,帶領中京商在甲子園連續三年都拿下優勝
開啟中京商業學校甲子園三連霸,成為甲子園歷史上勝場最多的投手
所以第一屆KANO碰到的可以說是甲子園史上最強的冠軍隊,雖敗猶榮阿
另外一個是在劇中因為年齡還在念初中,所以只能當近藤教練的小跟班,幫忙撿球的吳昌征
長大以後也代表KANO再度挑戰甲子園,雖然都比不上第一屆拿下亞軍出色
但是他的個人成就相當巨大,KANO畢業後直接加入日本巨人隊
在日本職棒叫做吳波,退役後進入日本職棒最高榮譽的名人堂,綽號為人間機關車
另外飾演吳明捷的曹佑寧在現實中也是輔大棒球隊的中外野手喔!
個人小結:
看之前有點擔心太長會不會有些片段很沉悶
因為賽得克巴萊的拍攝手法前半段讓我覺得很乏味
結果我擔心是多餘的,果然導演不同風格還是有差
也不是說魏德聖拍的差,可能各人喜好吧~~
K.s電影評分
1分 10分
導演功力(枯燥乏味>節奏明快):9
演技發揮(慘不忍睹>起立鼓掌):9
聲光效果(單調空洞>炫麗繽紛):8
劇本邏輯(狗屁倒灶>合情合理):9.5
綜合評分:8.9
輔助分數
imdb:7.8
最後給大家一張喬喬吧!